■
■
■
■
■
■
|
《東京審判》:一次遠渡重洋的“曠世追索” |
2016-12-05 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 字號:【大 中 小】 |
中新社上海12月4日電 題:亞洲電視獎最佳系列紀錄片《東京審判》:一次遠渡重洋的“曠世追索”
作者 王笈
12月1日新加坡,由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制作的系列紀錄片《東京審判》斬獲第21屆亞洲電視獎最佳系列紀錄片大獎??倢а葜鞎攒鐓s未出現(xiàn)在領獎臺上,她正為《東京審判》新一季的制作做最后的沖刺。
12月3日晚,忙碌了數(shù)日的朱曉茜在上海接受了中新社記者的專訪。她說,從業(yè)20多年一直在做紀錄片,也獲獎不少,但這一次對自己來說意義重大。
時間倒轉至2015年初,適逢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70周年,朱曉茜團隊從眾多選題里挑中了“東京審判”,決定以系列紀錄片的方式回顧1946年至1948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二戰(zhàn)首要戰(zhàn)犯的審判。
“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題材,也有不少人做過,但我們想從更新、從現(xiàn)代的角度,結合最新研究成果,用大量當時庭審上的直接對白、現(xiàn)場真實的第一手資料來構建整個故事。”朱曉茜說。
為了盡量做到還原歷史的真實,客觀表現(xiàn)東京審判是文明的審判、正義的審判,朱曉茜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東京審判研究中心合作,將其作為學術依托。攝制組并邀請東京審判中國檢察官向哲浚之子向隆萬和他的妻子,進行了一次遠渡重洋的“曠世追索”。他們在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的700多卷膠卷中,找出了100多卷與中國代表團有關的內容,收入《東京審判》。其中,中國末代皇帝溥儀控訴日本人不讓其去奉天上祖墳等諸多影像,在中國國內均屬首次面世。
朱曉茜稱之為一個“小成本、高效率”的“奇跡”,因為受出訪時間限制,當時攝制組僅在美國呆了7天,扣除路上時間后,實際“泡”在美國國家檔案館里用于資料采集的時間就只有3天。
攝制組能順利完成“海量”素材的采集,朱曉茜坦言,充分的準備工作是成功的關鍵。“在這之前,向隆萬已經(jīng)連續(xù)好幾年到美國國家檔案館尋找資料,想要更加了解自己的父親。我們也在事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,寫好了整個故事結構,標明需要哪些素材,定向采集這些影像資料,最終構成了《東京審判》非常珍貴的歷史畫面。”
為了做到每一處史實都有據(jù)可循,攝制組還赴美、德、日進行實地拍攝,采訪了目前世界上研究東京審判最權威的專家學者,包括西方研究東京審判第一人大衛(wèi)·科恩、日本東京審判研究第一人粟屋憲太郎等。其中,不少日本學者都是第一次出現(xiàn)在中國媒體。
“我們采訪的日本專家學者,很多就是研究南京大屠殺的,他們還是有反思的,”朱曉茜回憶,“但在日本拍攝的時候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日本的年輕人對(東京審判)這段歷史知道的不多,教材里面也沒有,歷史考試也不會考這段。”
攝制組還采訪了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。在采訪中,鳩山由紀夫批評了安倍當局試圖否認東京審判的行為,認為這將會對戰(zhàn)后國際政治格局產生顛覆,其后果是非常嚴重的。
《東京審判》獲頒亞洲電視獎最佳系列紀錄片大獎,在朱曉茜看來,反映了亞洲主流意識對人類良知的共同感知,國際評委對戰(zhàn)爭的反思、對和平的珍惜達到了一個共識。
她還向記者透露,新一季《東京審判》現(xiàn)已完成制作,將站在國家立場,以大開大合的恢宏之勢,呈現(xiàn)這段重要歷史。(完)
【責編 付亞男】
掃描二維碼關注
延吉新聞網(wǎng)官方微信公眾平臺
![](http://www.yqzbp.cn/img/qrcode.jpg)
|
相關熱詞搜索:遠渡重洋 東京 |
上一篇:陳妍希待產在家瘋狂看小說 贊陳曉孝順顧家 |
下一篇:最后一頁 |
延吉新聞網(wǎng)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(wǎng)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(wǎng)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(jīng)被本網(wǎng)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(wǎng)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(wǎng)”,違者本網(wǎng)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