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吉:黨員干部沉下去 防疫戰(zhàn)力提上來
到社區(qū)去,到一線去,到基層防疫最需要的地方去…… 連日來,延吉市機關黨員干部盡銳出戰(zhàn),精兵強將火速下沉社區(qū),與基層黨組織和干部群眾并肩戰(zhàn)疫。
面對疫情大考,黨員干部率先垂范,充分發(fā)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在“疫”線踐行初心使命,全面提升疫情防控戰(zhàn)斗力,筑牢抗疫“紅色堡壘”,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提供堅強組織保證。
![](http://www.yqzbp.cn/uploadfile/2020/0309/20200309042935723.jpg)
市住建局工作人員對隔離點各樓層走廊、門把手、樓梯進行消毒殺菌
一紙動員令 沉到最需要的地方
隨著國內復工返程迎來高峰,國際疫情形勢走向嚴峻復雜,重點地區(qū)和周邊國家來延返延人員日益增多,提升基層防控措施、加強基層防控力量刻不容緩。
在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的關鍵時刻,延吉市堅持黨建引領,2月26日制定下發(fā)了《關于深化選派機關黨員干部下沉社區(qū)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》,推動各級包保力量向基層一線聚集,針對重點地區(qū)來延、返延人員實施 “1+N”包保責任制。根據來延返延人員數(shù)量,延吉市聯(lián)合州委組織部、州直機關黨工委,每日選派州、市機關企事業(yè)單位黨員干部下沉至街道社區(qū),充分發(fā)揮基層黨組織戰(zhàn)斗堡壘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,在疫情一線筑牢“紅色防控網格”。
若有戰(zhàn),召必應。來自不同崗位的機關黨員干部站出來、沖上去,像繁星一樣灑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,為社區(qū)防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。全市70個城市社區(qū)組建成立了67個州、市直機關下沉社區(qū)干部臨時黨支部,由社區(qū)黨組織書記兼任臨時黨支部書記,實現(xiàn)人員調配、管理權限的同步下沉。下沉干部在街道社區(qū)黨組織統(tǒng)一領導下,圍繞精準摸排、溝通聯(lián)絡、志愿服務、病毒消殺四項主要職責開展工作,確保市委、市政府各項隔離防控措施不打折扣、有效落實。
截至目前,已先后選派900余名州、市直機關企事業(yè)單位黨員干部充實到全市各個社區(qū),極大地增強了城市社區(qū)防控力量和信心。
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。疫情之下,一面面鮮紅的黨旗在社區(qū)防疫陣地上迎風飄揚。
![](http://www.yqzbp.cn/uploadfile/2020/0309/20200309042952521.jpg)
張如彬開展消殺作業(yè)
![](http://www.yqzbp.cn/uploadfile/2020/0309/20200309043004796.jpg)
權賀永接返延隔離人員回家
疫線急先鋒 給群眾吃下定心丸
疫情大考,考得是黨員的黨性,更是與人民同呼吸、共命運、心連心的初心、使命和擔當。
隨訪健康情況、代買新鮮蔬菜,幫忙收取快遞……市老干部服務中心14名黨員干部第一時間下沉到河南街道白山社區(qū),對接25戶43名返延居家隔離人員,利用電話、微信督促居家隔離人員上報體溫、做好開窗通風等防護工作,并及時了解居家隔離人員的需求,逐一提供相應服務。
市住建局高度重視,迅速行動,派出由局屬各單位20名在職黨員組成的黨員突擊隊,奔赴集中隔離點,嚴格執(zhí)行14天包保責任制,做好來延返延人員登記、清運防疫垃圾、消毒殺菌等工作,確保管控到位、消殺到位、服務到位。
張如彬是市委辦督查室的黨員干部,他主動請纓下沉到公園街道園錦社區(qū)助力疫情防控。
上午9點,與居家隔離包保對象建立聯(lián)系。
上午10點50分,索要體溫數(shù)據(正常)。
下午6點,索要體溫數(shù)據(正常)。
晚上8點15分,到達居家隔離包保對象家檢查封條(完整)。
在張如彬自創(chuàng)的疫情防控工作電子日志上,詳細記錄著跟蹤隔離對象居家管控進度。自2月26日到園錦社區(qū)“赴崗上任”后,張如彬第一時間與居家隔離對象安某完成對接,24小時微信在線,全天候電話待命,為隔離對象安某提供全方位周到貼心的“保姆式”服務。
“你能再幫我買六瓶啤酒嗎?”晚上八點多,隔離對象安某給張如彬發(fā)來信息。“好,我一會給你送上去,我就在你們小區(qū)附近!”回復完信息,他立即開啟“送貨”模式。這么晚提供代購服務,張如彬已經不是第一次了。他的包保對象安某是剛從境外返延的80后,剛一回國就被困足在家,眼看著國外確診人數(shù)不斷增加,安某心緒不寧、入睡困難,時常需要“借酒消愁”。張如彬沒有無視他一次次買酒的“無禮要求”,反而更關心他,幾乎大半天都“泡”在安某所在的小區(qū),接到需求電話,隨時出動,設法滿足安某的日常所需。通過“鍵對鍵”的溝通,“心貼心”的服務,張如彬力所能及地幫助安某疏解壓力、調節(jié)情緒,安某答應絕對安心在家隔離。
在得知街道社區(qū)防疫壓力大、任務重、人手少的情況下,張如彬又主動要求幫助街道社區(qū)分流集中隔離點人員。“能夠被選到社區(qū)參加疫情防控,是組織上對我的信任,為群眾干實事,同社區(qū)工作人員并肩戰(zhàn)‘疫’,一起守住社區(qū)防控的大門,作為黨員義不容辭。”
權賀永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,他帶領局全體包保干部下沉至建工街道長新社區(qū)和長海社區(qū)開展工作。作為領隊,他每天多次與包保社區(qū)書記溝通,及時對防疫包保工作進行指揮安排,保證工作質量與效率,確保值守到位,對接準確。
除了要做好領隊協(xié)調工作,權賀永還要兼顧完成自身的包保任務。宣講防疫規(guī)定,安撫焦慮情緒,實時了解情況,及時滿足需求,完成這些任務后,他還要馬不停蹄地聯(lián)系每一戶的擔保人,親赴擔保人工作單位了解情況,確保工作任務萬無一失。
在與1戶4人的返延隔離人員對接交流時,權賀永得知他們歸延之前在網上訂購的大量生活物資已到達延吉,但快遞不能上門送貨,隔離的一家老小十分著急。權賀永趕緊來到快遞投放點找到快遞,硬是自己扛著100多斤的網購物資爬上了7樓,送到了隔離人員的家門口??粗蠛沽芾?、氣喘吁吁的權賀永,隔離人員感動不已,連連道謝,承諾隔離期間一定全力配合防疫工作。
力量下沉、管理下沉,服務下沉、情懷下沉。哪里群眾有需求,黨員干部的腳步就走向哪里;哪里人民有呼聲,黨員干部的工作就指向哪里。黨員干部忙碌的身影,成為了緩解社區(qū)群眾緊張不安的定心丸。
考察機制同步 確保沉下去真干實干
黨員干部下沉,要真抓實干,嚴禁“走過場”“做虛功”。
延吉市大力實施干部一線考察任用機制,選派6個專項考察組同步下沉至各街道,跟蹤考核指導下派干部開展工作,確保疫情防控有關舉措落到實處。實地了解干部工作實際,對在疫情防控中勇于擔當、表現(xiàn)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,進一步鼓勵激勵各級干部積極履職、擔當作為;對不擔當不作為的,要進行嚴肅的問責處理。
疫情不滅,黨員不退!
延吉機關黨員干部將步伐更穩(wěn)、速度更快,以黨員干部帶頭“干”,帶領其他干部群眾“跟”,嚴防死守,構筑起黨建引領、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,為這場“疫情大考”交上滿意答卷。
面對疫情大考,黨員干部率先垂范,充分發(fā)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在“疫”線踐行初心使命,全面提升疫情防控戰(zhàn)斗力,筑牢抗疫“紅色堡壘”,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提供堅強組織保證。
![](http://www.yqzbp.cn/uploadfile/2020/0309/20200309042935723.jpg)
市住建局工作人員對隔離點各樓層走廊、門把手、樓梯進行消毒殺菌
一紙動員令 沉到最需要的地方
隨著國內復工返程迎來高峰,國際疫情形勢走向嚴峻復雜,重點地區(qū)和周邊國家來延返延人員日益增多,提升基層防控措施、加強基層防控力量刻不容緩。
在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的關鍵時刻,延吉市堅持黨建引領,2月26日制定下發(fā)了《關于深化選派機關黨員干部下沉社區(qū)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》,推動各級包保力量向基層一線聚集,針對重點地區(qū)來延、返延人員實施 “1+N”包保責任制。根據來延返延人員數(shù)量,延吉市聯(lián)合州委組織部、州直機關黨工委,每日選派州、市機關企事業(yè)單位黨員干部下沉至街道社區(qū),充分發(fā)揮基層黨組織戰(zhàn)斗堡壘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,在疫情一線筑牢“紅色防控網格”。
若有戰(zhàn),召必應。來自不同崗位的機關黨員干部站出來、沖上去,像繁星一樣灑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,為社區(qū)防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。全市70個城市社區(qū)組建成立了67個州、市直機關下沉社區(qū)干部臨時黨支部,由社區(qū)黨組織書記兼任臨時黨支部書記,實現(xiàn)人員調配、管理權限的同步下沉。下沉干部在街道社區(qū)黨組織統(tǒng)一領導下,圍繞精準摸排、溝通聯(lián)絡、志愿服務、病毒消殺四項主要職責開展工作,確保市委、市政府各項隔離防控措施不打折扣、有效落實。
截至目前,已先后選派900余名州、市直機關企事業(yè)單位黨員干部充實到全市各個社區(qū),極大地增強了城市社區(qū)防控力量和信心。
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。疫情之下,一面面鮮紅的黨旗在社區(qū)防疫陣地上迎風飄揚。
![](http://www.yqzbp.cn/uploadfile/2020/0309/20200309042952521.jpg)
張如彬開展消殺作業(yè)
![](http://www.yqzbp.cn/uploadfile/2020/0309/20200309043004796.jpg)
權賀永接返延隔離人員回家
疫線急先鋒 給群眾吃下定心丸
疫情大考,考得是黨員的黨性,更是與人民同呼吸、共命運、心連心的初心、使命和擔當。
隨訪健康情況、代買新鮮蔬菜,幫忙收取快遞……市老干部服務中心14名黨員干部第一時間下沉到河南街道白山社區(qū),對接25戶43名返延居家隔離人員,利用電話、微信督促居家隔離人員上報體溫、做好開窗通風等防護工作,并及時了解居家隔離人員的需求,逐一提供相應服務。
市住建局高度重視,迅速行動,派出由局屬各單位20名在職黨員組成的黨員突擊隊,奔赴集中隔離點,嚴格執(zhí)行14天包保責任制,做好來延返延人員登記、清運防疫垃圾、消毒殺菌等工作,確保管控到位、消殺到位、服務到位。
張如彬是市委辦督查室的黨員干部,他主動請纓下沉到公園街道園錦社區(qū)助力疫情防控。
上午9點,與居家隔離包保對象建立聯(lián)系。
上午10點50分,索要體溫數(shù)據(正常)。
下午6點,索要體溫數(shù)據(正常)。
晚上8點15分,到達居家隔離包保對象家檢查封條(完整)。
在張如彬自創(chuàng)的疫情防控工作電子日志上,詳細記錄著跟蹤隔離對象居家管控進度。自2月26日到園錦社區(qū)“赴崗上任”后,張如彬第一時間與居家隔離對象安某完成對接,24小時微信在線,全天候電話待命,為隔離對象安某提供全方位周到貼心的“保姆式”服務。
“你能再幫我買六瓶啤酒嗎?”晚上八點多,隔離對象安某給張如彬發(fā)來信息。“好,我一會給你送上去,我就在你們小區(qū)附近!”回復完信息,他立即開啟“送貨”模式。這么晚提供代購服務,張如彬已經不是第一次了。他的包保對象安某是剛從境外返延的80后,剛一回國就被困足在家,眼看著國外確診人數(shù)不斷增加,安某心緒不寧、入睡困難,時常需要“借酒消愁”。張如彬沒有無視他一次次買酒的“無禮要求”,反而更關心他,幾乎大半天都“泡”在安某所在的小區(qū),接到需求電話,隨時出動,設法滿足安某的日常所需。通過“鍵對鍵”的溝通,“心貼心”的服務,張如彬力所能及地幫助安某疏解壓力、調節(jié)情緒,安某答應絕對安心在家隔離。
在得知街道社區(qū)防疫壓力大、任務重、人手少的情況下,張如彬又主動要求幫助街道社區(qū)分流集中隔離點人員。“能夠被選到社區(qū)參加疫情防控,是組織上對我的信任,為群眾干實事,同社區(qū)工作人員并肩戰(zhàn)‘疫’,一起守住社區(qū)防控的大門,作為黨員義不容辭。”
權賀永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,他帶領局全體包保干部下沉至建工街道長新社區(qū)和長海社區(qū)開展工作。作為領隊,他每天多次與包保社區(qū)書記溝通,及時對防疫包保工作進行指揮安排,保證工作質量與效率,確保值守到位,對接準確。
除了要做好領隊協(xié)調工作,權賀永還要兼顧完成自身的包保任務。宣講防疫規(guī)定,安撫焦慮情緒,實時了解情況,及時滿足需求,完成這些任務后,他還要馬不停蹄地聯(lián)系每一戶的擔保人,親赴擔保人工作單位了解情況,確保工作任務萬無一失。
在與1戶4人的返延隔離人員對接交流時,權賀永得知他們歸延之前在網上訂購的大量生活物資已到達延吉,但快遞不能上門送貨,隔離的一家老小十分著急。權賀永趕緊來到快遞投放點找到快遞,硬是自己扛著100多斤的網購物資爬上了7樓,送到了隔離人員的家門口??粗蠛沽芾?、氣喘吁吁的權賀永,隔離人員感動不已,連連道謝,承諾隔離期間一定全力配合防疫工作。
力量下沉、管理下沉,服務下沉、情懷下沉。哪里群眾有需求,黨員干部的腳步就走向哪里;哪里人民有呼聲,黨員干部的工作就指向哪里。黨員干部忙碌的身影,成為了緩解社區(qū)群眾緊張不安的定心丸。
考察機制同步 確保沉下去真干實干
黨員干部下沉,要真抓實干,嚴禁“走過場”“做虛功”。
延吉市大力實施干部一線考察任用機制,選派6個專項考察組同步下沉至各街道,跟蹤考核指導下派干部開展工作,確保疫情防控有關舉措落到實處。實地了解干部工作實際,對在疫情防控中勇于擔當、表現(xiàn)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,進一步鼓勵激勵各級干部積極履職、擔當作為;對不擔當不作為的,要進行嚴肅的問責處理。
疫情不滅,黨員不退!
延吉機關黨員干部將步伐更穩(wěn)、速度更快,以黨員干部帶頭“干”,帶領其他干部群眾“跟”,嚴防死守,構筑起黨建引領、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,為這場“疫情大考”交上滿意答卷。
【責編 王春榮】
微信 掃一掃 關注
《延吉新聞網》公眾號
![](/img/qrcode.jpg)
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被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,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、共享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,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