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“鐺鐺車” 品延邊文化
2022-02-17 標簽: 來源:延邊新聞網(wǎng)
嚴寒將過,春風漸至。在延吉市區(qū),深綠色車身、暖黃色頂蓋、前蓋涂裝著三色裝飾的“鐺鐺車”再度走進人們視線。乘坐“鐺鐺車”感受延邊傳統(tǒng)文化,成為不少游客的出行選擇。據(jù)延邊假日國旅負責人介紹,2021年,“鐺鐺車”項目接待120個旅行團隊。
![](http://www.yqzbp.cn/uploadfile/2022/0217/20220217094139864.jpg)
旅游鐺鐺車 李軍廣 攝
“鐺鐺車”作為城市觀光旅游車,旨在介紹延吉市的風土人情、民俗文化及歷史發(fā)展過程,展現(xiàn)朝鮮族生活文化,為游客提供朝鮮族家庭體驗。該車除了外形亮眼,車內(nèi)更是別有洞天。車廂是木質結構,朝鮮族草帽圈起的車內(nèi)燈飾、木質屏風、朝鮮族板炕極具特色。“鐺鐺車”根據(jù)不同興趣和需求,現(xiàn)在有3條朝鮮族民俗體驗深度游路線,沿途可以參觀朝鮮族民俗體驗館、延邊大學、延吉市博物館、朝鮮族民宅、民俗村等,并可以親自制作朝鮮族傳統(tǒng)手工藝品、辣白菜、打糕等。
線路一:以朝鮮族民俗體驗館為起點,包含游覽朝鮮族民俗園、觀看非遺傳承人演出、游覽延邊大學等,全程約3小時。線路二:以朝鮮族民俗體驗館為起點, 包含游覽朝鮮族民俗園、觀看非遺傳承人演出、參觀延吉市博物館、品嘗米酒和體驗象帽、暢享自己動手制作的午餐等,全程約4個半小時。線路三:以朝鮮族民俗體驗館為起點,包含游覽朝鮮族民俗園、觀看非遺傳承人演出、參觀延吉市博物館、品嘗米酒和體驗象帽、品嘗土坯房純天然菜肴、自由游覽東來寺等,全程約4個半小時。
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永鑫
![](http://www.yqzbp.cn/uploadfile/2022/0217/20220217094139864.jpg)
旅游鐺鐺車 李軍廣 攝
線路一:以朝鮮族民俗體驗館為起點,包含游覽朝鮮族民俗園、觀看非遺傳承人演出、游覽延邊大學等,全程約3小時。線路二:以朝鮮族民俗體驗館為起點, 包含游覽朝鮮族民俗園、觀看非遺傳承人演出、參觀延吉市博物館、品嘗米酒和體驗象帽、暢享自己動手制作的午餐等,全程約4個半小時。線路三:以朝鮮族民俗體驗館為起點,包含游覽朝鮮族民俗園、觀看非遺傳承人演出、參觀延吉市博物館、品嘗米酒和體驗象帽、品嘗土坯房純天然菜肴、自由游覽東來寺等,全程約4個半小時。
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永鑫
【責編 王春榮】
微信 掃一掃 關注
《延吉新聞網(wǎng)》公眾號
![](/img/qrcode.jpg)
延吉新聞網(wǎng)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(wǎng)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(wǎng)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(jīng)被本網(wǎng)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(wǎng)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(wǎng)”,違者本網(wǎng)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凡本網(wǎng)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,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、共享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任何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從本網(wǎng)站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注明的信息來源,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。